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5.后来,我又问了这些灵人有关他们所来自的星球的各种问题,先问的是他们的神性敬拜和启示。关于敬拜,他们说,各民族及其家族每三十天聚在一个地方听讲道。这时,讲道者走上稍高出地面的一个讲坛,教导他们带来生活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启示,他们说,启示发生在清晨,就在他们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们仍享有未被身体感官和世俗事物所打断的内在之光。在这种时候,他们从天堂听见天使谈论神性真理,以及如何照之生活。当他们完全醒来时,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天使站在他们床边,然后突然从他们的视线消失。他们由此知道他们所听到的话来自天堂。他们以这种方式区分神性异象和非神性异象,因为在非神性异象中是看不到天使出现的。他们补充说,他们的讲道人便以这种方式经历启示,其他人有时也经历这种启示。
2045.“在你们当中,都要受割礼”表示洁净。这从“割礼”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割礼”是指洁除污秽的爱,如前所述(2039节)。那些沉浸于爱自己和爱世界的人完全不能相信他们所卷入的活动和它们真实的样子一样污秽、不洁。事实上,其中有某种享受和快乐会轻抚、娇惯和讨好他们,使他们去爱这种生活,并且喜欢它胜过其它一切生活,从而以为它里面没有任何邪恶的东西,因为凡迎合人的爱和由此而来的生活的东西都被视为良善。因此,理性也同意并提供确认的虚假;这些虚假造成的盲目如此之大,以致人们根本看不见天堂之爱是何性质。即便看见,他们也会从心里说,这是悲惨的事,或毫无价值的小事,或患病时抓住头脑的那种具有幻觉性质的东西。
但属于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生活,连同它的享受和快乐都是污秽和不洁的。谁都能看出这一点,只要你愿意利用早已赋予你的理性能力去思想。爱自己是摧毁文明社会的一切邪恶的源头。一切仇恨、一切报复、一切残忍,事实上一切通奸都是从这爱,如同从一个污坑中涌出,因为凡爱自己的人都蔑视、辱骂和仇恨所有不为他服务,不尊重或迎合他的人;他在仇恨中所呼吸的,无非是报复和残忍;并且他越爱自己,就越如此行。由于这些原因,这爱对社会和人类都具有毁灭性。这就是它的性质,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关于该主题的阐述(693, 694, 760, 1307, 1308, 1321, 1506, 1594, 1691, 1862节)。在来世,爱自己是最污秽的,它与构成天堂的相爱截然对立;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2057节)。
爱自己因是仇恨、报复、残忍和通奸的源头,故也是被称为罪、罪行、可憎和亵渎的一切事物的源头。因此,当这爱存在于人的理性部分中,并存在于他的外在人的欲望和幻觉中时,来自主的天堂之爱的流注就不断遭到拦截或驱逐、扭曲和玷污。这就像污秽的排泄物驱散,事实上污染一切甜味;还像一个物体不断将所流入的光线变为黑暗和可憎的颜色;又像老虎或毒蛇断然拒绝一切爱抚,咬杀或毒杀喂养它的人;或像一个恶毒的人甚至将别人最好的意图和纯粹的善举变成应受谴责和恶意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对自己和世界的这些爱就是那要被割去的包皮所代表和表示的。
6666.“埃及人使以色列人作工”表征服或掌控的意图或目的。这从“使他们作工”、“埃及人”和“以色列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使他们作工”是指征服或掌控,在此是指征服或掌控的意图或目的,因为他们不断努力把别人征服,或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但永远不会胜过善人,在他们那里占上风;“埃及人”是指反对教会真理的分离的记忆知识(参看6651节);“以色列人”是指教会(6637节)。由此明显可知,“埃及人使以色列人作工”表示那些赞成反对教会真理的分离的记忆知识之人将它们(即教会)征服或置于其掌控之下的意图或目的。
至于诸如存在于属地狱的恶人当中的征服或掌控的意图或目的,我还蒙允许知道它的性质。他们把那些接受良善与真理的人征服或置于其掌控之下的这种努力和意图或目的,其性质无法描述。因为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恶意,各种各样的狡诈和欺骗,各种各样的诡计和各种各样的残忍;这些手段的程度和性质是这样:仅仅提及其中的一部分,世上几乎没有人能相信;他们所用的手段如此狡猾、巧妙,又如此地坏不堪言。总之,这些手段具有这样的性质:没有任何人,甚至没有任何天使能抵抗它们,唯有主能。他们之所以拥有这样一种努力和意图或目的,是因为他们生命的一切快乐,因而生命本身就在于行恶;因此,没有别的东西占据他们的心思,所以他们也没有别的打算。他们根本不可能做任何善事,因为他们讨论这种事,即便行善也是为了自我,因而只为他们自己而行。
如今,由这种人组成的地狱正在急剧增长;令人惊愕的是,这类人主要来自教会里的人,因为狡诈、欺骗、仇恨、报复和奸淫在那里比在别处更猖獗。事实上,在今天的教会,诡诈被视为聪明,奸淫被视为高尚行为;那些有不同看法的人遭到嘲笑。由于这就是当今教会的情形,所以这就是它的末日即将来临的预兆;按照主在马太福音(24:22)中的话说:“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因为一切邪恶都具有传染性,就像腐烂物污染整体,如此最终污染所有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